
1924年,黄埔军校成立,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将领,名垂青史。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蒋介石,如何从众人中脱颖而出,成为黄埔校长?1943年,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表示:蒋介石能当黄埔校长,全靠这两个人提拔。
第一个:陈其美
陈其美是四大家族中陈氏家族的代表人物。1906年,他远赴日本留学,结识蒋介石。
那是秋天的一个早晨,陈其美下课后在林间散步,偶遇一个舞剑的年轻人。陈其美见这个年轻人气度不凡,便走上前搭话。
“小兄弟功夫了得,陈某很是佩服,请问小兄弟姓甚名谁?”
“在下姓蒋名志清(老蒋30岁才改名蒋中正、蒋介石),浙江奉化人,今年春天东渡日本求学,立志学成报国,挽救民族于危难。敢问兄长尊姓大名?”
“我叫陈其美,浙江湖湘人,见国家腐败、世道衰落,特意留学日本,意图进步。”
正所谓“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”,老蒋和陈其美都是浙江人,这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。
陈其美十分欣赏蒋介石,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,将来一定能成大事。在陈其美介绍下,蒋介石加入同盟会,正式参加反清革命。
“我蒋志清自愿加入同盟会,驱除外贼、复兴中华!”
“志清,我看好你。你一定能鱼跃龙门,出人头地!”
陈其美引导蒋介石参加革命,是他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一位伯乐。可以这么说,没有陈其美当年的提拔,就不可能有后来世人皆知的蒋介石。
说完陈其美,我们再来说第二位—孙中山。
1922年,军阀陈炯明炮轰总统府,将孙中山赶到永丰舰上,掀起一场声势巨大的政治风暴。
一些军阀听说孙中山失势后,立马倒向陈炯明这边,公开与孙中山决裂。就这样,孙中山成了空壳司令,既没军权又没政权,力量十分薄弱。
就在许多人离孙中山远去时,一个三十多岁依旧一事无成的青年来到广州,登上永丰舰。
“在下蒋中正,誓与大总统共存亡!”
“你年纪轻轻,未来一片光明,另寻前程去吧。”
“大总统,我就是豁出性命,也不会让你死在这里。大总统推翻前清,建立民国,是当世英雄。大总统要是死了,革命就死了,民国就亡了!”
“蒋中正…我记住你的名字了,你很有血气,将来必成大将!”
在蒋介石护卫下,孙中山辗转上海,脱离困境。蒋介石通过在“永丰舰事件”中的表现,赢得孙中山好感,进入国民党高层,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。
1924年,孙中山决心创建黄埔军校,培养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。建校前夕,他把蒋介石叫到办公室。
“中正,我决定在黄埔办军校,你看应该让谁出任校长?”
“军校是军队心脏,军校校长这么重要的职务,应该由大总统亲自出任。”
“我?我不行,我老了,咳咳…”
孙中山一边咳嗽,一边摆了摆手。
“其实,我心里已经有了合适人选,你想知道是谁吗?”
“请大总统明示。”
蒋介石心里十分激动,他非常希望这个合适人选是自己。
“蒋中正听令:现任命你为黄埔军校校长,马上去学校报到!”
就这样,蒋介石上任黄埔校长,成为军队高层。担任校长期间,蒋介石积累人脉资源,逐步壮大势力,最后登上权力巅峰。
谨以此文,纪念历史。
